
大河网讯 投资30亿元的惠科新型显示基地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郑州比亚迪完成产值同比增长56.7%,投资12亿元的中原眼科和智能医学产业园开工建设,空港智算中心的建成投用填补了我省超大规模智算的空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23.9%……

近日,郑州航空港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新鲜出炉,郑州航空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3.2%,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上半年,干咋样?郑州航空港全面发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循环枢纽能级持续提升,改革攻坚纵深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尽显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主窗口、主引擎、主阵地的澎湃活力。电子信息产业活力迸发,行业产值同比增长亮眼,达12.7%。富士康5G智能终端精密机构件项目(投资20亿)已正式投产,展现“智造”硬实力;与此同时,联创电子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二期(投资10亿)已破土动工,产能扩张步伐加速。投资高达10亿元的超聚变智慧工厂与年产值可达30亿元的东芝电梯中原总部智能制造项目近期成功签约落地,为产业集群再添重磅力量。新能源汽车赛道加速领跑,郑州比亚迪成绩耀眼,产值同比飙升56.7%,增长势头迅猛。随着产业链配套持续完善,投资10亿元的富士康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项目也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研发实力迎来跃升。生物医药集群积厚成势,中原眼科和智能医学产业园(投资12亿)启动建设;复星医药(投资25亿)的重磅项目完成签约,蓄势待发。华润医学检验、迈瑞医疗中心等项目传来“双喜临门”的捷报,目前已双双投产运营;国药CDMO平台、长三角国创中心药评所GLP中心等重要平台也已高效落地,为医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除此之外,郑州航空港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数据显示,郑州航空港区1—6月进出口总值1993.62亿元,同比增长52%,进出口总值占全省48%,新郑综保区进出口居全国第三。其中出口总值1310.10亿元,同比增长101.4%。跨境电商进出口完成1.25亿单、增长80.3%,货值152.5亿元、增长49.1%。其中综保区出口业务增势强劲,单量货值同比增长3192.76%和1543.49%。郑州国际航空货运表现亮眼,郑州机场新开加密的13条“空中廊道”带动货邮吞吐量飙升23.9%。与此同时,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正式启用,中欧班列开行班列478列,为外贸注入强劲动能。铁路运输的数据同样亮眼,高铁快运已高效承运货物超6500吨。更令人瞩目的是,郑州航空港创新推出“空高联运”模式,领先全国成立了省级高铁物流运营平台,开启综合运输新篇章。跨境公路运输货运量也实现了40.2%的高增长,立体化国际物流体系正加速成型。

聚焦产业所需,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热点领域,郑州航空港精准推出16项产业链“一类事”集成服务,让企业办事更省心。“土地超市”线上平台的上线,则把选地流程搬到了云端,看地选地实现“指尖操作、精准匹配、一键响应”,以往动辄需要半个月的“拿地时间”如今最快3天就能搞定。“五统一、一开放”原则全面落实,成效卓著,“高铁+航空”陆空联运及“大型物流园区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经验做法双双获得交通运输部点赞推广。随着城市能级的稳步提升,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突破14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更广阔。民生福祉保障有力: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已顺利交付,近8000名居民在新居中开启新生活。为人才安居保驾护航,郑州航空港已为比亚迪、郑州大学医学院、郑大一附院等重点单位快速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26万套,“保交楼”“保交房”任务圆满收官,让奋斗者在港安心扎根。下半年,怎么干?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下半年,航空港区将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力争全年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增,切实担当起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的重大责任。

下半年,郑州航空港将围绕京东集团中原枢纽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子布局,以龙头企业为轴心强链、延链、补链,为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全面开展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优化载体环境,重点培育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梯队。目标清晰:加速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层次分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高地。为深度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机场三期工程、中国邮政航空枢纽等项目将按下建设“快进键”,持续提升货运枢纽能级。核心引擎再升级,郑州—卢森堡、郑州—吉隆坡这两大“黄金双枢纽”的协同牵引作用将进一步放大,成为联通欧亚的空中主动脉之一。以此为基础,推动“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深度融合、提质增效,打造高效畅达、智慧赋能的国际物流与贸易通道体系。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中原医学科学城、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三院融合”发展将迈出实质性步伐。此外,郑州航空港将积极承接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技术外溢资源。同时,建立高效的海外科创资源常态化对接机制,打通创新链全球循环,致力于成为尖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让“全国研发、港区转化”乃至“全球研发、港区转化”的理想蓝图加速变成现实成果。为什么是港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早已不是单一的“机场小镇”。富士康在此建起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每一秒都有新的电子产品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比亚迪在此聚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辆车唤醒一座城”,郑州航空港汽车城拔地而起,新能源客车、乘用车生产线有/span>

超聚变在此落地全球总部,服务器生产基地年产能持续攀升,产业集聚、动能澎湃,为数字经济注入“硬核”算力;顺丰中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项目、中国邮政郑州全球航空枢纽项目在此布局,无人机配送、跨境电商物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空中丝绸之路”上的货机起降愈发频繁,24小时不间断地连接世界。“为什么是郑州航空港?”越来越多关注区域发展的人会这样问。作为长期研究航空经济的学者,省人大代表耿明斋认为:“郑州航空港的崛起并非偶然,从‘空中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到‘米’字形高铁网与航空运输的无缝衔接,这里把交通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把区位红利变成了发展动力。”“郑州航空港的成功,在于它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也吃透了自身作为交通枢纽的禀赋。”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王建国分析,当富士康带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当比亚迪带动新能源产业集群,郑州航空港就形成了难以复制的产业生态。如今的郑州航空港,不仅有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还在积极布局生物医药、航空物流装备等新兴领域。随着更多龙头企业的落地和配套企业的集聚,这里正朝着“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目标加速迈进。

“郑州航空港的故事,是河南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缩影。”正如一位长期跟踪郑州航空港发展的专家所说,当交通枢纽遇上产业集群,当开放胸怀拥抱全球机遇,这片土地的潜力远不止于此。(梁镇 高利国)举报/反馈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