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六月的某一天,辽宁省凌源县的三十家子北店村,郭姓贫农家迎来了一位小生命。她是家中的小女儿,名字未定。那时没有人能预见,这个贫困家庭中诞生的小姑娘,未来会为祖国带来何等惊人的荣耀……
小姑娘家境贫寒,家里的三亩河滩地收成微薄,日子总是捉襟见肘。家里仅有两间破草房,外面下大雨,屋里时常漏水,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尽管如此,这家人也算乐天安命,日子虽苦,但至少没有依赖地主。几年的时光里,小姑娘又迎来了一个弟弟,她便开始帮母亲照顾弟弟,忙碌而充实。
6岁那年,母亲请来了村里最有文化的先生,给小姑娘起了名字。从此,她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郭俊卿。这个名字,或许没有人知道,但它注定会伴随她走向不同寻常的人生。
到了7岁夏天,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整个北店村几乎被淹没。家里的三亩地、两间破草房全部被水冲走。水退后,家园已不复存在,父母站在荒芜的河滩上久久无言。经过长时间的无奈思考,他们决定背井离乡,带着孩子们开始逃荒。
展开剩余79%经过两个月的艰辛跋涉,郭俊卿一家来到了巴林草原东部的草帽山村。这里,他们为一户地主当佃农,住在地主家的一间简陋小屋。父亲为地主种地砍柴,母亲为地主做杂活,姐弟俩则负责照看家里的猪羊。虽然日子依旧艰辛,但好歹找到了一个可以安稳生活的地方。渐渐地,郭俊卿的小妹妹也出生了。
然而,父亲常年劳作,身体虚弱,最终因劳累过度生病。一个寒冷的冬夜,地主要求父亲到井台打水,因疲惫过度,父亲倒在井台上,直至被发现时,身上已经积满了厚厚一层雪。即便如此,地主没有丝毫同情,第二天便让他继续上山砍柴。父亲无力反抗,只能挣扎着爬起来上山。直到傍晚,郭俊卿才发现父亲还没回家,她赶紧去山里寻找,却发现父亲摔进了山沟里,快要冻死了。尽管他最终被救回,但眼睛受损,失明了。
看到父亲失明,地主无情地将他们一家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郭俊卿一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父亲因病情加重在三天后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郭俊卿不得不剃发假扮男孩,四处为生。然而,作为一个女孩,她能赚到的钱极其有限,家里依旧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她年仅3岁的妹妹也因贫困和饥饿很快死于非命。
绝望之际,母亲带着剩下的两个孩子四处流浪,乞讨度日。几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林西县城,找到了郭俊卿的叔叔,暂时有了栖身之所。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入林西县城,郭俊卿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些女兵。那一瞬间,她被深深吸引,心中涌动着报仇的冲动——她也想像这些女兵一样为父亲复仇。她得知县城有一个八路军招兵处,于是决定偷偷报名前往。虽然最初并未成功,她伤心地回家,但几天后,八路军真的来到了县城。
这次,她决定不再错过机会。郭俊卿剪短了头发,伪装成男孩子,再次前往八路军驻地报名。她告诉首长自己16岁,尽管谎报了年龄,首长仍然拒绝了她的请求,认为她太瘦弱,年龄也不符合标准。郭俊卿不甘心,苦苦哀求了许久,最后,首长无奈答应了她。
于是,她跟随队伍出发,经过400多里的跋涉,首长才发现她一直跟随在队伍后面,不得不同意让她参军。由于身材较小,她被分配到了通讯班,担任通讯员。虽然骑马、投弹、射击等训练对她来说都极为困难,郭俊卿从不抱怨,每天清晨便起床练习,常常因摔倒而鼻青脸肿,甚至多次受伤。但她没有放弃,最终通过了所有的训练考核。
在一次深冬的夜晚,郭俊卿与另一名战士被派去传达上级命令。面对冰雪封山、凛冽寒风,他们依旧坚忍不拔,完成了任务。回程时,马匹因为过度劳累而死,郭俊卿背起马鞍徒步回营。
1948年5月,郭俊卿已升任为三连四班班长。在一次战斗中,她带领小队与敌人展开激烈对抗。敌人火力强大,但她带领队伍毫不畏惧,成功突破敌人的防线。在这场战斗中,郭俊卿忍受剧痛,仍坚持向前,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心。
随着战斗不断推进,郭俊卿又参与了更多的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5月,郭俊卿因病住进了医院,医生才发现她竟然是一名女性。这一发现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对她隐瞒身份的方式感到震惊。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郭俊卿不与战士们过多接触,甚至上厕所时都要等到没人时才去。
她的坚韧与勇敢,令每一个接触她的人都无比敬佩。5年间,她立下了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1950年9月,作为特等战斗英雄,她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郭俊卿一生未婚,后来她领养了两个女儿。1956年,她转业到北京,后调任山东,担任历城县工业局副局长、青岛市第一服装厂副厂长等职务。1983年,她因病离休,定居江苏常州。1983年9月23日,郭俊卿因脑溢血在常州逝世。
她的传奇一生,宛如现代的花木兰,充满了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她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人。
发布于:天津市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